卓越计划百科(精选3篇)

时间:2025-06-02 18:41:45 作者:admin

卓越计划百科 第1篇

部分高校为“卓越班”提供保研名额或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例如,江苏理工学院近5年累计输送672名“卓越计划”学生,多数进入行业头部企业。

1. 夯实数理基础:卓越计划对数学、物理要求较高,可提前加强相关学科的深度学习。

2. 参与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竞赛、创新工坊等经历能提升孩子的工程思维。

3. 关注行业动态:通过企业开放日、行业展会了解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帮助孩子明确方向。

结语:“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有志于投身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提供了优质平台,其“校企联合、注重实战”的培养模式能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家长在决策时,需结合孩子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资源匹配的高校和专业。相信通过科学规划和努力,孩子将有机会成为国家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在未来的工业舞台上大放异彩。

卓越计划百科 第2篇

2012年05月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_中央政法委员会、_教育部联合实施的国家战略计划。旨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中国法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中国司法人才培养质量。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针对法学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将目标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

组织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着力解决好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建立法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根据各类高素质执法、司法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分类培养标准,充分体现实际部门对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二)改革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校法学院系基础和特色,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探索“学校-实际部门共同培养”和“国内-海外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

(三)建设法学师资队伍。通过建立高校与实际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渠道,建立一支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法学师资队伍。

(四)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平台。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二期为载体,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实践平台建设项目”。

中南大学为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并从2012年起开办卓越法律人才试验班。

来自《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

卓越计划百科 第3篇

1.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的_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战略举措。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主要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3.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4.实施领域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

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