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暴雨作文800字 第1篇
一觉醒来,能听到的声音只有雨声和马路上汽车的报警声,手机朋友圈里由最开始对暴雨的戏谑,到停水停电断粮,后来变成了被困以及各种求助和绝望,直到最后的长时间的静寂。
手机里推送的也不再是明星主播的花边新闻而变成了“河南加油”,“胡辣汤挺住”。
曾经走过的街道、熟悉的城市正在被浑黄的雨水慢慢淹没,各种群消息不断刷屏、转发,各种恐怖的****、视频和音频让我由最开始的不适逐渐变的麻木。
同学、朋友一个个因为停电而失去联系,这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灾难,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了我身边!
昨天晚上ipad彻夜播放的是央视视频的救灾直播,手机输入法里的表情第一个也变成了祈祷,就连音乐也成了victory的单曲循环
但这仅仅是担忧,不是恐惧,我相信这场暴雨对河南同样是一次洗礼,它让全国人民看到千万河南人以凡人之力,比肩神明。
和“热干面”,“烤冷面”,“炸酱面”一样,“烩面”终将载入史册,成为一座英雄之城!
关于河南暴雨作文800字 第2篇
大量房屋,农田被洪水淹没,交通瘫痪,很多人员被困。也有很多人因为这场天灾失去了生命,这几天的新闻题目,也更换成了河南暴雨事件。这几天里暴雨成灾,电视里齐腰高的水位让屏幕前的我发慌。无情的洪水咆哮着,向人们的房屋袭来,吞噬了许多大街上的汽车。这场景让我不禁想起了语文课本中的《桥》,这一课,大堤决口,地铁被困,那洪水已经齐腰高。但是一缕阳光照了进来,山东安溪等地的救援队已经火速向河南赶来。
洪水无情人有情,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图书馆,酒店,地铁等公共场所向被困群众免费开放。人民子弟兵,还有民警,辅警大量出动。为受灾地进行抢险救灾。他们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抢救受灾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民警们更是天不亮就开始冒雨指导交通。在千万个背影中,我们感到了一丝安慰。这背后也有很多的志愿者参加抗险救灾工作。环卫,地铁,市政等部门的防汛人员。夜以继日,日夜不停的抗险救灾。凡是关于生活防汛的岗位都有他们逆风而行的身影,是他们坚守在抗洪一线,只为保证居民的安全。令我印象深的是暴雨致村子里严重积水时,村干部背着孤寡老人往安全处转移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人间大爱,一位热心群众冒雨给救援队指路,不惜牺牲生命,让我感到震惊。更有这背后一位位救援人员默默的坚守。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多学习一些在灾难中自救的本领,在灾难中保护好自己。我们也应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暴雨并不可怕,只要有了一个个为之努力的个体,和城市的应急响应,再大的洪水也是迎刃而解。
现在河南仍有很多志愿者在抢险救灾。看着窗外渐渐小的雨,相信河南一定能挺过来。河南加油!
关于河南暴雨作文800字 第3篇
7月19日至20日,郑州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特大暴雨。为了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抗灾工作,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7月20日11时起将防汛IV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一道路上,郑州交警帮助受淹市民推车请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我们看到了极端天气给城市居民生活出行带来的不便,但也同时让我们看到了郑州市民面对暴雨时的乐观、善意和昂扬的姿态,以及郑州这座城市在守护市民出行中的不遗余力。倾盆大雨中,有市民调侃道“早餐店在对面,可是我过不去”,然后有网友隔屏回复“让胡辣汤过来”,包含生活气息的戏谑与对话,尽显郑州市民的乐观与豁达;积水的路边,有陌生人善意地垫上砖头,方便路人通过,几块小小的砖头,却在暴雨中给予路人别样的温暖;短暂的调侃过后,每一个个体又迅速调整好状态奔赴工作岗位,留给暴雨的是美的奋斗姿态。暴雨虽急,却总有守护的力量跑赢暴雨。昨晚暴雨降临时,交警部门就开始顶风逆雨指挥交通,万家灯火里,他们的身影让人放心;一大早,民辅警大量出动,提示车辆避开深水区域,推动熄火的车辆,背起路过的小朋友趟过深水区。为了确保出行平稳,郑州市城防办出动市政、人防、房管、地铁、照明、绿化、环卫等相关防汛人员21500余人,76台抽水泵站全力抽排,所有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岗位,都有他们迎着风雨逆行的身影。奔波在风雨中的,同样有新闻记者的身影,风雨虽大,他们却希望为市民带来第一手的雨情播报和路面信息……坚守在暴雨中的一道道身影,用心守护着这座城和城里的人民,铸成了迎战暴雨的坚实防线,他们的背影让人心安。其实,与暴雨带来的不便相比,我们更能感受到的是每一个个体的善意与努力,以及郑州为维护市民安稳出行的用心和努力。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设施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每一个人却都在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这场罕见的持续性暴雨,必然会给城市排水带来负担,路面积水在所难免。可积水并不可怕,只要有了一个个为之努力的个体,有了城市的及时响应和应对,迎接我们的必然是更加美好的郑州。而每风雨的洗礼过后,郑州也必然会凝聚出更加昂扬向上的前进动力和拼搏姿态。如今,暴雨依然在持续,暴雨中的“战士”们依然在坚守。对于广大市民而言,面对极端天气,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外出时留心路面,行车中注意车距。这场顶风逆雨的战斗,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而更加美好的郑州,需要市民和城市用包容和理解共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