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活动总结美篇文字 第1篇
这学期按照区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与春光小学、红民小学、跃进小学结成了拉手学校。为了确实保证这一活动的开展,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结合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就如何为结对校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进行了讨论。为此我们决定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对联动结对联动暨骨干教师汇报课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对我校对前一段进行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项校本教研活动的总结、展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展示骨干教师的风采并且让我们几所结对校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的目的。
活动时间:20xx年5月11日下午2:30
活动地点:正阳小学四楼电教室
活动安排:节数教师第一节第二节
正阳小学20xx年5月6日
王琳荆艳学科内容数学语文认识角地震中的父与子年级二年级四年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对联动暨骨干教师汇报课活动总结
5月11日下午,天空格外晴朗,阳光格外明媚,正阳小学四楼电教室,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本校全体教师齐聚一堂,迎来了春光小学、红民小学、跃进小学的教导主任、教师等一行20多人。共同观摩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校际交流暨骨干教师汇报课活动。
这次活动由我校青年教师王琳执教的一堂二年级数学课拉开了帷幕,紧接着是荆艳老师执教的一堂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随后,与会老师针对我校推出的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听课的教师受益匪浅。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是我们四所拉手校相互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也为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并希望以后与各兄弟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共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想、教学理念,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本次活动虽然时间很短,却加强了四校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四校教师的友谊,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我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今后全方位、深层次的互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美篇文字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际协作教研为平台,以优秀教师为主导,以学案教学为研究载体,零距离地接触课堂教学,面对面地与教师互动,努力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协作目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研讨、协作和共享等方式,使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优质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双赢互惠,均衡发展。
三、组织机构组长:曹兆军
副组长:朱振连冯佩良吴国清鲍志军
组员:沈习辉张继辉陈欢刘好_曹元平靳洪泽李辉吴以桩陈玲张威威
四、活动主题
听课、讲座,学习观摩,打造高效课堂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4日-25日
六、活动程序
1、观摩课
2、集体研讨
召开研讨会,组织与会人员谈听课感受,针对主题研讨交流,就展示课教学达成共识。
3、专题讲座
七、活动安排:
1、课务安排沈习辉刘好(语文学科联络)陈玲(英语学科联络)
2、学生安排张威威(八年级8班7班)
3、环境卫生张威威(清洁区)曹元平(宿舍)李辉(餐厅、厕所)各年级主任(教室)
4、文化宣传吴国清沈习辉(横幅、靠牌、彩旗)
5、后勤保障鲍志军李辉吴以桩熊为伦
6、会场布置陈欢
7、考勤冯佩良
8、摄像冯佩良
9、上课期间学生管理
九年级张奇猛戚超袁金凤佟秀梅八年级张威威仲波陈艳蔡江猛七年级靳洪泽顾文娟张成振
10、交流教师张继辉_
八、活动要求
1、周四第2、3节课为课堂教学观摩时间,除参与管理学生的教师其余全部在四楼多功能室参加听课。
2、周四第4节课在多功能室和化学实验室交流研讨,所有语文、英语教师参与。
3、所有参与人员要按时参加,带好笔记本和听课本,做好听课记录和研讨交流的记录,研讨时做到全员参与,人人发言。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美篇文字 第3篇
—20XX学年学校发展共同体纪实性小结 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的要求和部署,寒亭区外国语小学继续与仓上小学结对互助,形成共同体,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由于校际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且活动组织灵活方便,便于进行深度交流。我们从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出发,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核心内容,构建并进一步完善了校校联动、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固定合作研讨项目的深入开展,促进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现对本学年工作情况作一总结。
一、明确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对教育局文件多层面的的学习和解读,成立了由寒亭区外国语小学校长_文与仓上小学张小斌为组长的共同体领导小组。开学伊始便在寒亭区外国语学小学举行互助共同体联席会议,开启了学年寒亭区外国语小学与仓上小学共同体活动的大门。
二、拟定方案,完善机制。
有了以前共同体活动的基础,我们认识到校际间校本教研中专业引领不足的问题。所以我们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你定了本学年的.共同体实施方案,力求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各校的优质资源,整合共同体内教师专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交流先进经验,共建共享,共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活动创新 优化模式
我们分别召开了共同体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研讨会议,会议重点商议优化互助共同体的活动模式,各校的教务主任参加了会议,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共同体的有效运作与互动的机制,各校加强宏观调控和全程监督,根据学校形成的教研网络,实行层层管理,做到责任明确,人人参与。同时建立起教研活动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好评价,把校本教研的实施与教师考核、评估结合起来,以此促使教师能够有效投入到共同体的教研之中,提高了工作效益,
2.活动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活动体现 “内容新、方法活、效果实”的原则,从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扎实开展 “实践——反思——实践”的教学研究,切实从活动中提升经验,提高研究质量。
3.建立、完善共同体的工作档案,资料积累等,对较成熟的课例和视频案
例及时上网共享,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各校专业力量,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创造良好的共同体教研文化氛围。
三、围绕主题 全面互动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生共赢的原则,寒亭区外国语小学与仓上小学经过了前期多次的商议之后,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
寒亭区外国语小学语数英教师到仓上小学授课,仓上小学教师全部参与了课堂教研活动。程序一般分为课堂教学展示---评说研讨--领导小组总结。活动中,寒亭区外国语小学的送课教师展
示了个性化的课堂风采,无疑为仓上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诚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将本次交流活动推向了高潮。总之以研动为载体,形成“学校、研究、实践”为一体的联动机制,让城乡交流活动落到了实处。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平台上,各学校教师一定能有更大的收获,学校发展也一定能更快、更优、更强!
当然这只是交流活动的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共同体活动的途径,近期内需做的工作计划为:
1.营造浓郁的氛围,利用网络实现共享。加强了学校网络联谊建设,我们计划在网站里单独开辟了“互助共同体”的栏目,各校均设有一名会员,可以直接操作。我们也要求各小教师能经常浏览,并提供一些优质教育资源。
2.学科教研组活动开辟协作共同体。我们计划我们成立了语文协作组、数学协作组,英语协作组,确立每月研究主题,统筹活动安排,真正形成了一个平等、互助、交流的平台。因学科相同,大家有话题,并能各抒己见。协作组活动让一个小共同体拧成了一股力量。以后我们还将成立成立音乐体、美协作组。
同时我们还力争做到如下几点
1.活动安排要系统性、连续性、探究性。
2.教研活动涉及面要广。一是学科广,二是参与的教师要广。
3.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
总之,本学期实施共同体工作以来,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大胆探索,不断学习、尝试,做了大量的工作,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明晰的过程,使共同体活动逐步走入正轨,营造了良好的教研、合作、研究氛围,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开展互助共同体活动,必须真抓实干,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在问题的选取上易小不易大,要做到有价值、有意义、有可行性;在交流上,易实不易虚,也就是说共同体活动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助与合作,要真正地为教师、学生和各学校的发展服务,真正解决教育教学遇到的问题,真正把好的经验做法落到实处。
寒亭区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