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自己的工作总结的话语 第1篇
1、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3、没有遇到挫折,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4、生活本是痛苦,是思想和哲理使其升华。
5、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6、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
7、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大胆的尝试只等于成功的一半。
9、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不远处有一片绿洲。
10、人生最大的挑战没过于战胜自己!
11、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决心;而决心要不得迅速干脆果断又必须具有成功的信心。
12、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13、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14、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15、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16、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17、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18、难过时,吃一粒糖,告诉自己生活是甜的!
19、无论有多困难,都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20、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21、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
22、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就别说。
23、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24、放弃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25、行动力强弱决定成功快慢。
26、没有人能改变你,别人只能影响你,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27、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28、登高必自卑,自视太高不能达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须培养泰然心态,凡事专注,这才是成功的要点。
29、要是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成功。
30、如果你觉得现在走的辛苦,那就证明你在走上坡路!
31、一个人是在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32、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3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34、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35、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36、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37、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
38、其实我们往往失败不是在昨天,而是失败在没有很好利用今天。
39、只要比竞争对手活得长,你就赢了。
40、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
41、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42、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43、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44、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45、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46、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个的青春是自己努力的。
47、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48、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地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49、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50、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51、人的能量=思想+行动速度的平方。
52、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53、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4、昨天已逝,明日是谜,面对今朝,尽力而为!
55、人各有志,自己的路自己走。
56、信心源于实力,实力源于不断的努力。
57、失败就是迈向成功应付出的代价。
58、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59、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
60、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61、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
6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63、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4、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
65、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66、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67、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68、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69、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7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表扬自己的工作总结的话语 第2篇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有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地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或行为。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的判断能力。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难于接受。尤其对小学生而言,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太虚,太大,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所以我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将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能够明辨是非,作出道德判断,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从中受到德育教育。
二、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并不是机械地、全部予以接受,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以及各种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接受的部分会逐步转化为品德意识,并指导自己的道德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学生就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此看来,如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学生通过道德行为而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他今后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要及时地表扬,以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很多老师都会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对他进行表扬、奖励,但他们往往会忽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没有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受表扬、奖励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奖励,包括受表扬、奖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更深一步的得到自我教育。
三、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道德教育是使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固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仅仅是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观念,就好像有学生将自己的钱当成捡到的钱交给警察一样,目的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就有悖德育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要使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现实中获得一种崇高感,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享受,才能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如果学生不断深化提高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在接受教育时就会更具主动性。比如,有时我发现某位同学帮助了另外一位同学,我并没有大张旗鼓去表扬这位同学,而是私下找受帮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要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肯定这位帮助人的同学的行为,要他们去感激甚至是回报那位同学,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幸福感、享受感。
在我进行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再让他们去做,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去做的事,才会从中获得一种享受感。
四、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坚持“个性”就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与老师同等地位的特殊的主体。当今学生的越来越有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前不久有报道称,某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特地购置了大批军大衣免费发放给贫困学生,但几乎没有贫困学生去领、穿这种军大衣,原因是穿上了军大衣就等于你时时刻刻向其他同学暗示你是贫困生,这就是当今学生个性的体现。
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过分强调了课本的重要性、老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其实坚持个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正确关系的体现。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给思想上“松绑”,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个性的同时又使他们能得到教育。
总而言之,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这就是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觉进行思想转化,有了缺点要自尊、自重,遇到困难要自信、自强,犯了错误要自督、自制,日常生活要自立、自理。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少年特点的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认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感、磨练意志、锤炼性格,实行在教育者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而向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表扬自己的工作总结的话语 第3篇
《论语・阳货》曰:“乡原,德之贼也”。乡原就是老好人,善于迎合一般人口味,四处讨好,见风使舵,与世沉浮,得心应手,在社会上玩得转,吃得开。孔子认为这种人玩世不恭,于世之外,警醒世人不要受乡原“似德非德”的欺骗。
如今,“乡原”的影子仍存在于一些地方的党内民主生活会中。批评下级轻描淡写,批评同级躲躲闪闪,批评上级遮遮掩掩,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表功会、表扬会。少数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中不要铁面要佛面,主要表现在:有的放“礼炮”,自我表扬与相互表扬相结合,回顾总结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多大成绩,对别人也是大讲好听话,即使是提意见,也是明贬实褒。比如,说领导“有时对同志要求太严”、“干工作不注意身体”等等;有的放“空炮”,夸夸其谈,貌似认真,实则应付,避实就虚,谈问题一针见血少,隔靴搔痒多,或谈远不谈近,或说人不说己,不涉及工作实际,不关心解决问题。
民主生活会“变味”,成了工作总结会之类的“大杂烩”,自我批评摆情况,互相批评提希望,思想问题不沾边,组织生活走过场,不能广开言路,不能坚持真理,失去了约束监督的作用。
问题的根子在于没有坚持原则,只求一团和气,好人主义作怪。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失威信,
批评别人很难,批评自己更难,从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敷衍塞责。不管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把“面子”放在前头,“多栽花,少栽刺”,“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面子和人情硬于原则,自觉不自觉地把庸俗思想搬到党内生活中来,以此判断是非,考虑得失,不敢唱“黑脸”,让庸俗的工作作风和人际关系占上风,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被弃之不用。这看起来是与人为“善”,友好待人,其实是自私自利,丧失立场,不负责任。说到底,这是党性观念淡化的表现。在民主生活会上,本来要坦诚相见,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起到“扫灰尘”、“敲警钟”的作用。